近日,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前期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单倍型遗传分析方法研究基础上,基于DNA纳米技术共同设计并发展了一系列DNA折纸结构并作为纳米成像探针,实现了原子力显微镜下对单分子DNA单倍型的直读检测和高分辨成像。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4738,上海交通大学师咏勇教授、中国科学院樊春海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晁洁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近日,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共同设计基于DNA纳米技术并发展了一系列DNA折纸结构并作为纳米成像探针,实现了原子力显微镜下对基因组DNA的直读检测和高分辨成像。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4738,上海交通大学师咏勇教授、中国科学院樊春海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晁洁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DNA折纸结构是利用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程序性设计将M13 DNA在上百条DNA短链的辅助下可以折叠成指定的多种几何形状,进一步把DNA折纸结构作为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成像探针,在单分子水平下实现了对单条单链DNA分子的特异性标记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直读检测。进一步利用该方法实现了遗传样本的单倍型分析。相较于传统测序方法,这种新的标记方法不需要PCR扩增,避免了PCR扩增过程发生错误带来的假阳性。灵敏度也远远高于传统的测序方法,理论上可以达到单分子检测水平,这为早期肿瘤疾病患者的循环肿瘤DNA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新的单倍型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可靠性好,有望用于易感基因及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精确定位和靶向药物设计等方面。